3.发展:(1)会计电算化是会计电算化的初级阶段。主要是用计算机代替手工记账来完成日常的会计业务。这一阶段的主要内容包括:设置会计科目电算化、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成本核算、编制会计报表。(2)会计电算化管理是在会计电算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任务是会计预测、财务规划、财务控制和会计分析。
会计电算化什么时候出来的中国的会计电算化始于1979年。其主要标志是,1979年,财政部支持并参与了长春第一汽车厂会计电算化试点工作。1981年8月,在财政部第一机械部和中国会计学会的支持下,在长春召开了电子计算机在财务、会计、成本中的应用研讨会,成为我国会计电算化理论研究的里程碑。在这次会议上,有人提出,计算机在会计中的应用应统称为“会计电算化”。
中国于1981年首次提出会计电算化。会计电算化也称计算机会计,是指以计算机为主体的信息技术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具体来说,是指用会计软件来指挥由各种计算机设备代替人工完成的会计工作过程。会计电算化是用计算机将现代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应用于会计实务的简称,是利用计算机实现的会计信息系统。
会计的历史演变过程?会计的历史沿革:在中国,记载会计事项的文字最早出现在商代的甲骨文中。早在西周时期就有专门核算官员财产收支的吏部会议,财产收支采取“月议年会”的方式。2.西汉时期出现了一种名为“会计簿”或“书簿”的账簿,用以登记会计事项。在以后的朝代,设置官员管理钱、粮、税、物的收支。3.宋代官厅在办理钱粮的报销或调拨时,需要编造“四栏清册”来结算这一时期财产物资的增减变化和结果。
4.明末清初,随着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出现了以四柱为基础的“龙门账”,将所有账目分为收入、支付、存款、资产、负债四类。5.一般认为,现代会计的时间跨度标志应该是从1494年意大利数学家兼会计卢卡·帕乔利(Luca pacioli)所著《算术、几何、比率和比例》一书的出版开始,一直到20世纪40年代末。
会计的发展历史会计是随着人类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经济管理的需要而产生、发展并不断完善的。会计的发展可以分为古代会计、现代会计和现代会计三个阶段。会计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文字出现之前,我们用符号和图画来记录狩猎的收获。在我国历史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会计主要用于管理国家一级的财政收支,而民间使用的会计总是比较简单。直到元代,会计在民间的应用才达到相当程度。
从会计核算中使用的主要技术方法来看,主要涉及初始阶段的原始计量记录法、单一账簿法和复式记账法。在此期间,计量、记录和分析等会计工作最初是与其他计算工作混合在一起的。经过漫长的发展过程,逐渐形成了一套具有自身特点的方法,成为一门独立的管理工作。一般认为,现代会计阶段现代会计的时间跨度标志应该是从1494年意大利数学家兼会计卢卡·帕乔利出版《算术、几何、比率和比例》一书开始,一直持续到20世纪40年代末。
财务会计的历史沿革财务会计历史悠久。财务会计自诞生以来,经历了商品经济时代的会计、工业经济时代的会计和现代会计三个阶段。在每个阶段,会计的发展都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商业经济时代没有真正的会计。这个时代的会计充其量只能叫记账。经过中世纪文艺复兴和启蒙思想的洗礼,地中海沿岸经济发展迅速。
1494年,意大利数学家卢卡巴齐勒的《算术、几何、比和比例大纲》的出版,揭开了簿记史上新的一页,从而将古代簿记推进到现代簿记乃至现代会计。1494年,《算术、几何、比率和比例的概要》的出版被视为会计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里程碑,卢卡巴齐勒也被视为“现代会计之父”,荷兰数学家西蒙·史蒂文的《传统数学》创造性地发展和完善了簿记方法体系。
文章TAG:会计 电算化 软件 信息技术 电子计算机